地下室渗漏施工方案
第一项:编制说明
堵漏新理念: 置换空间,把砂浆层变成防水层“不修船;只填海。” 非开挖快速注浆抗渗加固修复技术。
编制依据:
1、主要参考规范
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7)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4、 《地下工程渗漏治理技术规程》(JTJT212-2010)
5、《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6、《土建注浆施工与效果检测》
7、我公司多年的施工经验和优良的施工技术创新方法,结合有经 验的施工和管理人员。
8、 专业人员对现场踏勘,掌握的现场实际情况。
第二项:关于江安农商银行地下室漏水情况说明
一、地下室柱脚根部渗漏,部位主要为以下位置:
1、柱根部位;
2、底板和柱根有空鼓现象;
附图:
第三项:漏水的危害
1.1(钢筋腐蚀,危害建筑安全)
防水目的一:保护建筑安全地下室内的混凝土钢筋经常被水浸泡,腐蚀钢筋,提醒业主方严重影响结构安全特别是浅层地下水受污染比较严重,而防水混凝土在抗等S8 时 的渗透系数为 5~8×10-8cm/s,所以,地下水对混凝土钢筋的侵蚀破坏是 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防水等级为 1、2 级的工程,大多是比较重要,使用年限较长的工 程,单靠用防水混凝土来抵抗地下水的侵蚀其效果是有限的,必须对此 进行修补处理,修缮前对渗漏进行认真、仔细查勘。针对渗漏原因和部 位,制定有效、合理的技术措施。 1.2 砼渗漏水的轻重程度主要取决于裂缝宽度和水头压力,一般裂缝宽度 在 0.1~0.2mm 左右的静止状态的水头压力小于 15~20m 时,混凝土裂缝可 以自愈。其现象为,当混凝土产生微裂缝时,砼体内的游离氢氧化钙一 部分被溶出且浓度不断增大,转变成白色氢氧化钙结晶,氢氧化钙与空 气中的 CO2 发生碳化作用,形成白色碳酸钙结晶沉积在裂缝的内部和表 面,最后裂缝全部愈合,使渗漏水现象消失。基于混凝土这一特性,确 定地下工程的防水混凝土结构裂缝宽度不得大于 0.2mm,并不得贯通。绝 大部分裂缝均受动荷载、大气温差、不均匀沉降及地下水位高低等各种 因素都会导至产生裂缝,继续扩张,导致贯通等变化现象。为防止及阻 止结构砼渗漏水,需结合现场渗漏情况及了解工程现场周边的地下工程 情况,进行科学有效地整治,以达到止水、防水目的。
危害二:影响业主未来使用,待装修好后,一旦渗漏,影响生活(防 水目的二)
第四项:为什么会漏水
一问:建筑漏水‘漏’在哪里?
漏在:‘窜’
10%(破)
30%(裂) 漏 50%(窜)
10%(老)
四大直接原因造成各项工程严重渗水、漏水。
窜水原因:中国建筑90%以上的防水对象为混凝土结构,防水层不能对混凝土结构进行有效密封,破一点、漏一片,致使整个防水系统失败。
二问:建筑防水‘难’在哪里?
难在:‘沾’
难在混凝土基面潮湿、不平整、不干净,普通卷材不能适应这样的环境,不能起到密封防水效果。混凝土建筑物的防水在于密封,而不是遮挡,密封在于粘结,粘结的有效性和持久性在于能否与混凝土基层形成牢固的化学交联结构。无法有效粘结时,就会导致材料性能好,防水效果却不好的尴尬局面。
第五项:解决漏水的重要四步骤
采用非开挖快速注浆抗渗加固修复技术 --------------------------------------------------打穿地下筏板,结构加固,形成新的防水层
三大特点:
1、在混凝土下与垫层之间空间内再造防水层;
2、未知进水点,在高压下自动修复;
3、混凝土裂缝自动密封 具体步骤:
A、穿孔,修补防水层与混凝土的窜水层(解决窜水问题) 通过设备,将无机材料注入,联通窜水层;
B、穿孔后,在压力的作用下,可以通过窜水层,防水材料在返压 力作用的原理下,将材料推送至进水点;
C、通过注浆设备,在垫层与混凝土之间的缝隙内,做一道密封防水 层(解决进水问题)从漏水处入,从进水处出。
原理介绍: 通过设备将无机材料注入筏板下,通过压力,将整个窜水层的空隙灌注满,并将混合液在压力的作用下,通过窜水层,无机材料返回地板未知防水层的破损点和漏水点处——反压力原理(水从哪里来,返回哪 里去)
反压力原理:通过设备压力将无机材料从漏水处入,从进水处出。
第六项:压力灌浆堵漏程序
公司传统做法:修补裂缝(存在问题:传统发泡暂时封堵,时间长发泡 收缩,再次漏水)
“非开挖加固修复”做法:整个筏板底下再造耐久防水密封层 材料具备:水中凝固,结构加固,密封性,耐久性,粘结性,不收缩性 施工范围:整个筏板